关税战下的消费振兴之急
关税战冲击出口,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成为当务之急。几年前政府人士的感慨至今仍拷问着市场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将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列为十大任务之首。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、副院长张海冰在新作中提出“万亿消费振兴计划”。消费、万亿振兴计划、经济增长等关键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备受关注。
建议出台万亿级别消费振兴计划
滕泰认为,“中国经济奇迹”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增速上,居民部门份额少,消费能力受限。他建议出台万亿消费振兴计划,可从减少低效无效投资、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,执行更繁荣的股市政策,提高社保支出占GDP比重等方面筹集资金。如2008年的4万亿振兴计划,若按同比例计算,提振消费需10万亿左右,可分三年完成。此前促消费资金主要引导生产,如今距离政府拿出上万亿资金提振消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消费振兴、资金筹集、经济增长等关键词贯穿其中。
补贴消费钱从哪来?
滕泰表示,消费是收入的函数,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至关重要。补贴消费的资金可从减少低效无效投资、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,执行更繁荣的股市政策,提高社保支出占GDP比重等方面筹集。让消费激活市场,形成经济循环。消费补贴、资金来源、经济循环等关键词体现了核心观点。
发钱首先要发给低收入群体
中国居民储蓄分布不均衡,低收入群体储蓄少,且因社保、医疗、子女教育等保障力度不足,大家不敢消费。提高社保支出比重,扩大消费关键在于做大社保“蛋糕”。若筹集到上万亿资金,应先发给月收入千元的群体,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高,促消费应从收入端入手。低收入群体、社保支出、消费促进等关键词凸显重点。
“股市上涨是泡沫”这种说法非常有害
有些人认为发钱不可持续、股市上涨是泡沫,只有工资上涨才可持续,这种观点有害。从其他国家经验看,股市上涨带来财产性收入增长,对消费刺激作用明显。中国股市应重视投资者回报,上涨就能赚钱。宽松货币政策可通过股市传导,股市上涨既能刺激消费,又能提振投资。股市上涨、消费刺激、货币政策等关键词是讨论焦点。
消费券为什么感知度低?
各地促消费常发消费券,但很多人感知度不高,因为消费券应定向家庭而非产品。把钱直接发给家庭,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提高,避免骗补现象。美国发放大量资金促进了消费,中国可发万亿通用消费券,让消费者自由选择。消费券、家庭定向、消费促进等关键词揭示问题核心。
京沪等核心大城市,房价再过几年还会涨
楼市行情变化,房价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速、人口因素、土地供给和房地产供给、资产配置、房地产金融等五大因素。综合来看,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或二线城市房价有支撑,人口流出城市需规避。大城市房价、影响因素、房价走势等关键词总结房价情况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滕泰建言:万亿消费振兴计划能否拯救中国经济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